Cida’ 的兒女:原民時尚禮服參賽作品

Cida’ 的兒女:原民時尚禮服參賽作品

今天介紹一套里信在2006年參賽的作品-太陽的兒女,是里信利用薏苡(阿美族語fafaklr(法洛兒),俗稱:精靈種子、魔鬼珠)縫製的阿美族時尚禮服。

Fangcalay liku’ no pangcah-Wawa no cida’ 

(阿美族語譯:阿美族漂亮的衣服-太陽的兒女)

(英文:Aboriginal Canonicals of Taiwan-Daughter of Sun)

太陽的兒女1

    以精靈種子法洛兒縫製的頭飾,象徵頭頂上有太陽的庇佑;以瓔絡項鍊般的連結成串象徵傳統風格與現代創意的結盟;多樣化的花色圖騰圍繞裙上,如族群人們相親相愛以大地為一家人;流蘇如陽光光芒四射,隨著精靈種子法洛兒互相以對,使流蘇的動態感與法洛兒的大理石色澤更能代表陽光照射的動態感,與照在法洛兒時,所呈現的靜態感,這更呈現了大地母親對兒女的雙面表達,是希冀,也是關愛包容。

太陽的兒女2

    由側面可看到,禮服使其腰身明顯,束腰似的上衣下擺襯托出母親肩起撫育的責任,猶如太陽的光芒讓大地充滿生機。開叉的裙,是太陽女兒在這片土地孕育新生的法則,神秘的透露著孕育下一代的方式,為了擔負養兒育女的大任,露出腿是為了努力的走,為兒女開創前面的道路。

太陽的兒女3

    背面的上衣中繫繩連結有一種如同鈴鐺形狀的縫繡飾,是象徵著包容過去,而在前面由鈴鐺狀的縫繡飾延伸,象徵太陽女兒哺乳的神聖,延伸是在母親的關愛下展望未來,由後面的鈴鐺縫繡飾垂掛下的流蘇,是陽光在黑暗中保留的一絲光線,極力的想將黑暗的地方有一點光明,就好像母親關懷兒女最深層的內心,想多了解兒女的心思並給予幫助。裙子的後襬拖著地,象徵著太陽女兒不辭勞苦的付出。

        看到這裡,眼尖心細的小里信們,應該不難看得出來,里信常用母親的視角來設計服裝,除了跟阿美族是母系社會有關之外,里信希冀用服裝來尊榮母親,讓母親能穿上美麗的阿美族服,便是讓里信所設計的服裝,總是能嗅到滿溢出來對母親的愛及追念。你也可以看本館傳統服飾的配色,雖說都是阿美族服裝,可能因為地區性的不同,有不同的呈現方式(如配件、配色、飾品等,很明顯的就是台東阿美族跟花蓮阿美族的服飾就有所不同),但因著每一個工藝師的巧思,服飾就有不同的配色及編織圖騰。那你們喜歡什麼樣的族服款式呢?歡迎在臉書跟我們分享!


  里信小教室  

薏苡:禾本科(Gramineae)黍亞科薏苡屬(Coix),原產地為越南、泰國、印度及緬甸等東南亞一帶,台灣常見於河邊、溪流邊或陰濕河谷中。薏苡雌雄同株,果實、莖、葉、花可以食用及入藥,薏苡為雌雄同株,當花落時,果實會由綠轉成黃、白、黑、灰等,五顏六色。阿美族語fafaklr,小時候部落長輩稱之為法洛兒(魔鬼珠),囑咐小孩們勿亂拔,可以避邪用。

資料出處:台灣野生植物資料庫-薏苡http://kplant.biodiv.tw/%E8%96%8F%E8%8B%A1/%E8%96%8F%E8%8B%A1.htm



(本文圖片下載使用前請徵求工坊意願!)



上一頁 下一頁